高雄武德殿
日本在明治32年創設大日本武德會,在各地設武德殿,招徒授武,推廣武術體(教)育。台灣現有的武德殿正是在此背景下成立,武德殿在當時是台灣日治時期各推動武德教育的中心,除本身設有道場,提供武術修練場所,更是推廣武術的中心。
武德殿「武術」含括了劍道、柔道與弓道等傳統武藝。若以最具特色的劍道文化而言,其源自於中國唐朝時傳入日本,雖經歷日本的研修,但其精神內涵並未 被改變,如:劍道練習時穿的褲子有五條折痕,代表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五常。發展至今,台灣的劍道文化已有近百年的歷史,文獻記載,在明治四十四年 (1911)七月卅一日,文部省(教育部)發佈的改正中等學校施行細則裡,將劍道正式加入為中等學校的正科教材後,在指導業為求統一,而不偏於任何流派起 見,特委由全日本武德會制定劍道教學草案。
而在近百年的劍道文化史裡,也可分為戰前及戰後,兩個不同的時期,在練習方式及性質方面也略有不同,戰前的劍道,可說是純粹的格鬥技術,戰後的劍道,著重於劍道精神。當下推廣劍道於武德殿之意義正在於養生、修行與修練人格。
演變至今,目前全台各地之武德殿並無重現原始劍道用途,有鑑於最具在地性的正是最具國際性競爭力的,故劍道文化亦為武德殿活化的發揚主體之一,可望成為高雄市武德殿的再生新使命,亦為全台灣唯一,具獨特性與在地性。
日本在明治32年創設大日本武德會,在各地設武德殿,招徒授武,推廣武術體(教)育。台灣現有的武德殿正是在此背景下成立,武德殿在當時是台灣日治時期各推動武德教育的中心,除本身設有道場,提供武術修練場所,更是推廣武術的中心。
武德殿「武術」含括了劍道、柔道與弓道等傳統武藝。若以最具特色的劍道文化而言,其源自於中國唐朝時傳入日本,雖經歷日本的研修,但其精神內涵並未 被改變,如:劍道練習時穿的褲子有五條折痕,代表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五常。發展至今,台灣的劍道文化已有近百年的歷史,文獻記載,在明治四十四年 (1911)七月卅一日,文部省(教育部)發佈的改正中等學校施行細則裡,將劍道正式加入為中等學校的正科教材後,在指導業為求統一,而不偏於任何流派起 見,特委由全日本武德會制定劍道教學草案。
而在近百年的劍道文化史裡,也可分為戰前及戰後,兩個不同的時期,在練習方式及性質方面也略有不同,戰前的劍道,可說是純粹的格鬥技術,戰後的劍道,著重於劍道精神。當下推廣劍道於武德殿之意義正在於養生、修行與修練人格。
演變至今,目前全台各地之武德殿並無重現原始劍道用途,有鑑於最具在地性的正是最具國際性競爭力的,故劍道文化亦為武德殿活化的發揚主體之一,可望成為高雄市武德殿的再生新使命,亦為全台灣唯一,具獨特性與在地性。
地址: 台灣804高雄市鼓山區登山街36號
電話:+886 7 531 8845
電話:+886 7 531 8845
搭乘公車:搭乘1號公車、31、50、99、248橘線、柴山專車於鼓山市場或中山大學下車,
步行往鼓山國小後門(其他公車99、50亦有到鼓山國小站)。
搭乘捷運:捷運橘線西子灣站(01站)出口1往中山大學的方向走,到鼓波街右轉遇登山街再左轉,即可到達。
自行開車:可在臨海路鼓山國小路邊停車後,由鼓山國小橫斷往後門走約三分鐘
由五福、中正、七賢、建國等路→鼓山一路→登山街再左轉,即可到達。
步行往鼓山國小後門(其他公車99、50亦有到鼓山國小站)。
搭乘捷運:捷運橘線西子灣站(01站)出口1往中山大學的方向走,到鼓波街右轉遇登山街再左轉,即可到達。
自行開車:可在臨海路鼓山國小路邊停車後,由鼓山國小橫斷往後門走約三分鐘
由五福、中正、七賢、建國等路→鼓山一路→登山街再左轉,即可到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