艋舺地藏庵 主祀 地藏王
「艋舺地藏庵」俗稱艋舺地藏王廟,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,於道光十八年(1838年)重修。地藏庵內除了主祀地藏王菩薩之外,其旁配祀府城隍爺、田都元帥,於左右兩側配祀范、謝兩將軍。每年七月三十日的地藏王菩薩生日,必舉辦大型普渡慶典儀式。艋舺地藏庵仍多保留1838年重建後之原貌,建築結構簡潔,雕飾樸拙。另外,廟旁有大眾廟一座。
地藏庵現為台灣三級古蹟,仍為萬華區重要廟宇之一。
佛教界有所謂四大菩薩之說,即「大智」的文殊菩薩、「大行」的普賢菩薩、「大悲」的觀音菩薩與「大願」的地藏菩薩。地藏王菩薩是最後加入四大菩薩的行列,如果說觀世音是救渡陽間眾生苦難的菩薩;那麼地藏王就是濟渡陰間地獄罪鬼的菩薩,所以地藏王又稱為「幽冥教主」。 地藏曾經發過大願說: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;眾生渡盡,方證菩提。」這四句話正足以顯示地藏菩薩 所秉持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」的大悲願力與實踐精神。地藏王菩薩左右兩側配祀有謝必安、范無救兩位將軍,謝、范原為城隍爺的衙役,專司押解人犯到陰間審 判的工作,但因閻羅王為陰間的主宰,掌管地獄輪迴,所以謝必安、范無救二將軍也被視同為閻羅王之差役。
目前廟內較重要的文物有一匾額,上題「地藏王廟」四字,為道光戊子年(1828年)所立。雖然庵內光線幽暗,氣氛陰森,但迄今寺廟建築仍保持樸拙的風格。
艋舺地藏庵,又稱地藏王廟,從祀府城隍及田都元帥。廟建於乾隆二十五年(西元一七六二年),道光十八年(西元一八三八年)重修。迄今仍保持清代中葉單殿式 寺廟建築之風格,建築結構簡潔,雕飾有樸拙之風,廟僅一殿,供奉地藏王,左右兩側配祀范、謝兩將軍,光線幽暗,氣氛神秘,是地藏王寺廟常有的風格。
艋 舺地藏庵寺廟內的木雕,具有獨特的風格,而原本是私人財產,但到了日據時代,因為不想被日本人徵收做為他用,於是交給龍山寺代管。廟中最特別的,是供桌上 的香爐,年代可追溯自光緒二十五年,在神位上刻有「地藏王廟」的匾額,則是在道光八年設,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。
地藏庵廟貌樸實,沒有其他一些大寺廟的華麗裝飾,表現出其特有風格。
本寺廟位於萬華區廣州街與西昌街口,編定為祠廟用地,毗鄰艋舺龍山寺,前為青草巷,後與民房相鄰,左為大眾爺廟,右為巷道,面積狹窄,舊有建築圍繞四周,更顯得擁擠壓迫感。
「艋舺地藏庵」俗稱艋舺地藏王廟,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,於道光十八年(1838年)重修。地藏庵內除了主祀地藏王菩薩之外,其旁配祀府城隍爺、田都元帥,於左右兩側配祀范、謝兩將軍。每年七月三十日的地藏王菩薩生日,必舉辦大型普渡慶典儀式。艋舺地藏庵仍多保留1838年重建後之原貌,建築結構簡潔,雕飾樸拙。另外,廟旁有大眾廟一座。
地藏庵現為台灣三級古蹟,仍為萬華區重要廟宇之一。
佛教界有所謂四大菩薩之說,即「大智」的文殊菩薩、「大行」的普賢菩薩、「大悲」的觀音菩薩與「大願」的地藏菩薩。地藏王菩薩是最後加入四大菩薩的行列,如果說觀世音是救渡陽間眾生苦難的菩薩;那麼地藏王就是濟渡陰間地獄罪鬼的菩薩,所以地藏王又稱為「幽冥教主」。 地藏曾經發過大願說: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;眾生渡盡,方證菩提。」這四句話正足以顯示地藏菩薩 所秉持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」的大悲願力與實踐精神。地藏王菩薩左右兩側配祀有謝必安、范無救兩位將軍,謝、范原為城隍爺的衙役,專司押解人犯到陰間審 判的工作,但因閻羅王為陰間的主宰,掌管地獄輪迴,所以謝必安、范無救二將軍也被視同為閻羅王之差役。
目前廟內較重要的文物有一匾額,上題「地藏王廟」四字,為道光戊子年(1828年)所立。雖然庵內光線幽暗,氣氛陰森,但迄今寺廟建築仍保持樸拙的風格。
艋舺地藏庵,又稱地藏王廟,從祀府城隍及田都元帥。廟建於乾隆二十五年(西元一七六二年),道光十八年(西元一八三八年)重修。迄今仍保持清代中葉單殿式 寺廟建築之風格,建築結構簡潔,雕飾有樸拙之風,廟僅一殿,供奉地藏王,左右兩側配祀范、謝兩將軍,光線幽暗,氣氛神秘,是地藏王寺廟常有的風格。
艋 舺地藏庵寺廟內的木雕,具有獨特的風格,而原本是私人財產,但到了日據時代,因為不想被日本人徵收做為他用,於是交給龍山寺代管。廟中最特別的,是供桌上 的香爐,年代可追溯自光緒二十五年,在神位上刻有「地藏王廟」的匾額,則是在道光八年設,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。
地藏庵廟貌樸實,沒有其他一些大寺廟的華麗裝飾,表現出其特有風格。
本寺廟位於萬華區廣州街與西昌街口,編定為祠廟用地,毗鄰艋舺龍山寺,前為青草巷,後與民房相鄰,左為大眾爺廟,右為巷道,面積狹窄,舊有建築圍繞四周,更顯得擁擠壓迫感。
地址: 108台灣台北市萬華區西昌街245號
電話:+886 2 2306 6352
電話:+886 2 2306 6352
捷運龍山寺站一號出口右轉,往西園路一段直走至廣州街右轉,到西昌街再左轉,步行約5分鐘即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