頂泰山巖 主祀 顯應祖師
位於台灣新北市泰山區應化街三十二號,建於乾隆年間,原名「福山巖」,咸豐年間重建時改稱「泰山巖」,又稱「頂廟」或「頂泰山廟」,主祀自福建安溪分香來台的「顯應祖師」。
「頂泰山巖」為安溪縣李姓族人創建,所以也是當地李氏之祖廟。泰山鄉內另有一「下泰山巖」,係由「頂泰山巖」分靈而來,自此泰山巖始有頂、下之分。
位於台灣新北市泰山區應化街三十二號,建於乾隆年間,原名「福山巖」,咸豐年間重建時改稱「泰山巖」,又稱「頂廟」或「頂泰山廟」,主祀自福建安溪分香來台的「顯應祖師」。
「頂泰山巖」為安溪縣李姓族人創建,所以也是當地李氏之祖廟。泰山鄉內另有一「下泰山巖」,係由「頂泰山巖」分靈而來,自此泰山巖始有頂、下之分。
頂泰山岩,今全稱為“財團法人泰山岩”,坐落於台北縣泰山鄉應化街32號,當地古名“崎仔腳”。
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,民國24年(1935年)重建工程竣工,系台灣著名建築師陳應彬的得意傑作。
1971年進行重修,1975年增建兩廂樓,1981年新建活動中心。
頂泰山岩的顯應祖師最早僅由崎仔腳李氏七股會所崇奉,清咸豐三年(1853年)後演變成為泰山地區全區域安溪人的信仰中心。此後,基隆的許多船行,如連氏日盛行、邱氏應泰行、周氏興德行、鄭氏順泰行,因輪船於上海運貨返航時,在途中迷失方向,傳說幸得顯應祖師指點,使輪船得以安全返航,故四姓於民國24年(1935年) 捐資重建巖寺,該岩又逐漸演變成為泰山地區及基隆市船商之間,祖籍漳泉兩地民眾的共同信仰。黃贊鈞在《泰山岩重修碑誌》中,道盡這段歷史的演變過程,謹錄於下: 嘗謂地靈則神必靈,神靈則民必安,考之古今無有或爽者也。泰山岩建於新莊郡治之崎子腳,額曰“福山岩”,距今百六十餘年前,李符記之祖父序原由泉州安溪之彭內,奉迎顯應祖師來台崇祀,神靈卓著。
咸豐三年(1853年)地方不靖,民起械鬥,祖師香火之地痛遭兵焚。李符記深感神佑人口安寧,遂提倡新建,自獻基址,招集七股人等捐資建造,廟成改額曰“泰山岩”,是即以地靈而得神之靈,神靈而得人之安也。厥後代遠年煙,風雨侵蝕,遂見丹青剝落,棟折牆摧,地方人士然傷之。
明治三十年(清光緒二十三年,公元1897年),李象福、李景泰、李維宗、李景義、李策羌諸氏,爰出倡修繕,燦然復新,迄今閱三十餘載。滄桑屢換,而神益加遐邇,士庶咸沾惠澤,而昔之所謂“金碧輝煌”者,今已“黝黯無光”矣,昔之所謂“軒昂壯麗”者,今已湫隘是感矣。基津連金房、鄭乾元、邱創標諸氏,以素沐神庥久思報效。
昭和七年(民國21年,公元1932年),同七股李象揚、李清芳、李銓衡、李金恭、李德勝等諸氏,再謀呈請州廳批認,同年孟冬諏吉興工,擴其規模,增其輪奐,迄同十年(民國24年,公元1935年)竣功。糜金四萬有奇,巍峨宏廣,氣象萬千,同年仲冬落成建醮,告厥成功,逐僉謀立石,以示來茲。在《台北廳社寺廟情況調查》中亦有關於頂泰山岩的記載,其文摘錄如下: 李家的祖師,傳聞祭祀的主要目的為求問病名、藥名,選擇良辰。神靈顯著,後來李家以外之人也來祭祀,李家不勝其煩,於是彷造了二尊供雜姓之人奉祀。相傳讓雜姓所供的二尊祖師,因遇事非常的靈驗,五十年前在李姓的領導下,雜姓響應集資建廟。後來增祀國姓爺及媽祖。
大正二年得到官方允許,重修成現在看到的新廟宇。現今廟宇為李姓與雜姓混合祭祀。範圍:貴仔坑區、五股坑區、樹林口區的一部份,頭前街、新莊街的一部份。祭祀平常在廟宇中例祭二次。一年中演數回戲,祭祀以豬肉、鴨、雞等牲禮,在東寮坑一帶、樹林口中、牛角坡一帶、貴子坑、崎子腳一帶,四個角頭輪流在正月三日舉行大祭,大祭每四年舉行一次。
頂泰山岩中殿的中間神龕中供奉顯應祖師,協侍以書僮(文峰禪師)、印童(瑞登禪師)。
顯應祖師分為鎮殿祖和開基祖二尊,又有分身八尊;另有白玉雕成釋迦牟尼像及千手觀音像,系民國24年(1935年)自南海普陀山引進。左神龕供奉觀世音菩薩,協祀以善財、龍女。右神龕祀天上聖母,使役神千里眼、順風耳。左廂祀以五文昌神位及梓潼帝君、關聖帝君、孚佑帝君。右廂祀以“泰山岩長生祿位”(係對泰山岩創修有功者,包括開山功勳者、重建功勳者)及地藏王菩薩。左護龍內祀註生娘娘,協祀以左右婆姐。右護龍內間主祀安溪城隍,副神為財神、太上老君、福德正神;外間祀以觀音、藥師如來、九天玄女。中殿的前方神桌供奉濟公、關帝、彌勒佛、千里眼、瑤池金母、順風耳及一尊顯應祖師。
信眾每年除農曆九月十八日顯應祖師聖誕(由十七日做到十九日),以及中元普度外,不做其他神祇的生日。
頂泰山岩現存有諸多古匾、古碑等文物。其中古匾有清光緒三十三年(1907年)及民國24年(1935年)所立的“萬古英靈”,民國25年(1936年)立的“功參造化”;古碑有清光緒三十三年(1907年)臘月立的《泰山岩興修捐名》,民國25年(1936年)立的《泰山岩重修碑誌》。
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,民國24年(1935年)重建工程竣工,系台灣著名建築師陳應彬的得意傑作。
1971年進行重修,1975年增建兩廂樓,1981年新建活動中心。
頂泰山岩的顯應祖師最早僅由崎仔腳李氏七股會所崇奉,清咸豐三年(1853年)後演變成為泰山地區全區域安溪人的信仰中心。此後,基隆的許多船行,如連氏日盛行、邱氏應泰行、周氏興德行、鄭氏順泰行,因輪船於上海運貨返航時,在途中迷失方向,傳說幸得顯應祖師指點,使輪船得以安全返航,故四姓於民國24年(1935年) 捐資重建巖寺,該岩又逐漸演變成為泰山地區及基隆市船商之間,祖籍漳泉兩地民眾的共同信仰。黃贊鈞在《泰山岩重修碑誌》中,道盡這段歷史的演變過程,謹錄於下: 嘗謂地靈則神必靈,神靈則民必安,考之古今無有或爽者也。泰山岩建於新莊郡治之崎子腳,額曰“福山岩”,距今百六十餘年前,李符記之祖父序原由泉州安溪之彭內,奉迎顯應祖師來台崇祀,神靈卓著。
咸豐三年(1853年)地方不靖,民起械鬥,祖師香火之地痛遭兵焚。李符記深感神佑人口安寧,遂提倡新建,自獻基址,招集七股人等捐資建造,廟成改額曰“泰山岩”,是即以地靈而得神之靈,神靈而得人之安也。厥後代遠年煙,風雨侵蝕,遂見丹青剝落,棟折牆摧,地方人士然傷之。
明治三十年(清光緒二十三年,公元1897年),李象福、李景泰、李維宗、李景義、李策羌諸氏,爰出倡修繕,燦然復新,迄今閱三十餘載。滄桑屢換,而神益加遐邇,士庶咸沾惠澤,而昔之所謂“金碧輝煌”者,今已“黝黯無光”矣,昔之所謂“軒昂壯麗”者,今已湫隘是感矣。基津連金房、鄭乾元、邱創標諸氏,以素沐神庥久思報效。
昭和七年(民國21年,公元1932年),同七股李象揚、李清芳、李銓衡、李金恭、李德勝等諸氏,再謀呈請州廳批認,同年孟冬諏吉興工,擴其規模,增其輪奐,迄同十年(民國24年,公元1935年)竣功。糜金四萬有奇,巍峨宏廣,氣象萬千,同年仲冬落成建醮,告厥成功,逐僉謀立石,以示來茲。在《台北廳社寺廟情況調查》中亦有關於頂泰山岩的記載,其文摘錄如下: 李家的祖師,傳聞祭祀的主要目的為求問病名、藥名,選擇良辰。神靈顯著,後來李家以外之人也來祭祀,李家不勝其煩,於是彷造了二尊供雜姓之人奉祀。相傳讓雜姓所供的二尊祖師,因遇事非常的靈驗,五十年前在李姓的領導下,雜姓響應集資建廟。後來增祀國姓爺及媽祖。
大正二年得到官方允許,重修成現在看到的新廟宇。現今廟宇為李姓與雜姓混合祭祀。範圍:貴仔坑區、五股坑區、樹林口區的一部份,頭前街、新莊街的一部份。祭祀平常在廟宇中例祭二次。一年中演數回戲,祭祀以豬肉、鴨、雞等牲禮,在東寮坑一帶、樹林口中、牛角坡一帶、貴子坑、崎子腳一帶,四個角頭輪流在正月三日舉行大祭,大祭每四年舉行一次。
頂泰山岩中殿的中間神龕中供奉顯應祖師,協侍以書僮(文峰禪師)、印童(瑞登禪師)。
顯應祖師分為鎮殿祖和開基祖二尊,又有分身八尊;另有白玉雕成釋迦牟尼像及千手觀音像,系民國24年(1935年)自南海普陀山引進。左神龕供奉觀世音菩薩,協祀以善財、龍女。右神龕祀天上聖母,使役神千里眼、順風耳。左廂祀以五文昌神位及梓潼帝君、關聖帝君、孚佑帝君。右廂祀以“泰山岩長生祿位”(係對泰山岩創修有功者,包括開山功勳者、重建功勳者)及地藏王菩薩。左護龍內祀註生娘娘,協祀以左右婆姐。右護龍內間主祀安溪城隍,副神為財神、太上老君、福德正神;外間祀以觀音、藥師如來、九天玄女。中殿的前方神桌供奉濟公、關帝、彌勒佛、千里眼、瑤池金母、順風耳及一尊顯應祖師。
信眾每年除農曆九月十八日顯應祖師聖誕(由十七日做到十九日),以及中元普度外,不做其他神祇的生日。
頂泰山岩現存有諸多古匾、古碑等文物。其中古匾有清光緒三十三年(1907年)及民國24年(1935年)所立的“萬古英靈”,民國25年(1936年)立的“功參造化”;古碑有清光緒三十三年(1907年)臘月立的《泰山岩興修捐名》,民國25年(1936年)立的《泰山岩重修碑誌》。
新北市泰山區應化街32號
单击此处进行编辑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