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南北極殿 主祀 玄天上帝
臺南北極殿位於臺南市中西區,主祀玄天上帝,是一間明鄭時期就已建立的古廟。其別名「大上帝廟」是與位於赤崁樓附近的「小上帝廟」開基靈祐宮相對而來。
該廟於明永曆十九年(1665年)創建於鷲嶺之頂,所奉祀的是鄭成功攜來臺灣的武神玄天上帝之香火,當時頗受重視。進入清朝之後,由於玄天上帝是明朝與明鄭的守護神,故該廟地位下降,嘉慶時還在廟後闢建公館「桐山營曹館」供來臺營兵和同鄉居住。不過當時北極殿前的上帝廟街附近有帽街、竹仔街、坊橋頭街、草花街、鞋街、武館街與打鐵街等府城繁華地帶,故還有一定的香火。而在清朝時,該廟在雍正八年(1730年)、乾隆五十六年(1790年)、道光十八年(1838年)、咸豐六年(1856年)都曾有過整修。
日治時期,該廟在明治四十三年(1910年)與昭和三年(1928年)都進行過整修,但由於明治四十四年(1911年)實行市區改正計畫,闢建道路而拆除了廟埕。進入民國後,該廟雖在民國四十七年(1958年)整修過,但五十三年拓寬馬路又拆毀了前殿,而成今天廟宇緊鄰街道的景象。
臺南北極殿位於臺南市中西區,主祀玄天上帝,是一間明鄭時期就已建立的古廟。其別名「大上帝廟」是與位於赤崁樓附近的「小上帝廟」開基靈祐宮相對而來。
該廟於明永曆十九年(1665年)創建於鷲嶺之頂,所奉祀的是鄭成功攜來臺灣的武神玄天上帝之香火,當時頗受重視。進入清朝之後,由於玄天上帝是明朝與明鄭的守護神,故該廟地位下降,嘉慶時還在廟後闢建公館「桐山營曹館」供來臺營兵和同鄉居住。不過當時北極殿前的上帝廟街附近有帽街、竹仔街、坊橋頭街、草花街、鞋街、武館街與打鐵街等府城繁華地帶,故還有一定的香火。而在清朝時,該廟在雍正八年(1730年)、乾隆五十六年(1790年)、道光十八年(1838年)、咸豐六年(1856年)都曾有過整修。
日治時期,該廟在明治四十三年(1910年)與昭和三年(1928年)都進行過整修,但由於明治四十四年(1911年)實行市區改正計畫,闢建道路而拆除了廟埕。進入民國後,該廟雖在民國四十七年(1958年)整修過,但五十三年拓寬馬路又拆毀了前殿,而成今天廟宇緊鄰街道的景象。
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89號
(06)226-8875
(06)226-8875
大眾運輸
台鐵:台南火車站下→轉搭台南市公車14號→民權路站→即可到達
自行開車
國道1號:新市交流道→直行台一線往市區方向→西門路→民權路→即可到達
台鐵:台南火車站下→轉搭台南市公車14號→民權路站→即可到達
自行開車
國道1號:新市交流道→直行台一線往市區方向→西門路→民權路→即可到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