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山巖「碧山寺」,主祀 開漳聖王
碧山巖即位於內湖碧山尖鋒的「碧山寺」,或稱尖頂開漳聖王廟。寺內奉祀開閩民族英雄陳元光及其部屬李伯瑤、馬仁兩位將軍。陳元光唐末開拓福建漳州地方,被視為漳州人守護神,並尊稱「開漳聖王」。碧山巖是台灣最大開漳聖王聖王廟,香火鼎盛。
碧山巖俯臨台北盆地,白天站在寺前平台,可見蜿蜒的淡水河,近處可見鯉魚山、山腳下的梯田和金龍寺全景。夜晚眺望台北盆地,臺北 101 大樓、圓山大飯店及臺北松山機場觸目可及,車陣川流不息;另可眺望南港、大台北東區的夜景。
從碧山巖遠眺台北盆地碧山寺的旁邊有石階步道直通忠勇山山頂,山頂是一個小公園,平日均有許多居民在此運動遊憩。
康熙末年,漳州府人氏黃某攜眷配帶開漳聖王香火渡海來台墾荒。行於碧山之尖頂,忽聞嗡嗡之聲,不絕於耳,停步視之,其聲傳自身前一塊石下小洞,認為此處適合於安座開漳聖王,為難得一見之吉地,遂將隨身佩帶香火懸掛於石洞中膜拜後離去。
碧山巖石室祖廟值至清乾隆十六年 (1751 年 ) 碧山尖頂山下 ( 今內湖區 ) 一帶,土匪猖獗,結黨成群,聚眾劫舍,擄人勒索,蠻橫無比。某日黃昏,匪徒又在山下聚集,計議行劫,忽見尖頂山頭金光萬道,鋒芒四射,戰鼓齊鳴,宛如萬馬 奔騰。匪眾聞見喪膽,斯時懸掛聖王香火之石塊巨響一聲分裂為三 ( 傳說中塊乃開漳聖王化身,而兩邊石塊即為李、馬兩將軍化身,目前奉祀於寺內後方祖廟內 ) 仍立在原地不動外,週圍散石一直滾落山下匪徒聚集處;匪眾紛紛棄械,鼠竄而逃,此後遂無土匪為非作歹。事後附近居民聞訊,紛至石室膜拜奉祀,自此香火日盛。
嘉慶六年 (1801 年 ) 因鑒及香客日增,石室祖廟無法容納大批香客膜拜,於原址小廟前另建本殿,並雕造鎮殿聖王及李、馬將軍金身。咸豐十一年 (1861 年 ) 第一次修建,後歷經兩次重修;大正三年 (1913 年 ) 第四次重修;民國六十年 (1971 年 ) 第五次重修為目前建築。
碧山巖即位於內湖碧山尖鋒的「碧山寺」,或稱尖頂開漳聖王廟。寺內奉祀開閩民族英雄陳元光及其部屬李伯瑤、馬仁兩位將軍。陳元光唐末開拓福建漳州地方,被視為漳州人守護神,並尊稱「開漳聖王」。碧山巖是台灣最大開漳聖王聖王廟,香火鼎盛。
碧山巖俯臨台北盆地,白天站在寺前平台,可見蜿蜒的淡水河,近處可見鯉魚山、山腳下的梯田和金龍寺全景。夜晚眺望台北盆地,臺北 101 大樓、圓山大飯店及臺北松山機場觸目可及,車陣川流不息;另可眺望南港、大台北東區的夜景。
從碧山巖遠眺台北盆地碧山寺的旁邊有石階步道直通忠勇山山頂,山頂是一個小公園,平日均有許多居民在此運動遊憩。
康熙末年,漳州府人氏黃某攜眷配帶開漳聖王香火渡海來台墾荒。行於碧山之尖頂,忽聞嗡嗡之聲,不絕於耳,停步視之,其聲傳自身前一塊石下小洞,認為此處適合於安座開漳聖王,為難得一見之吉地,遂將隨身佩帶香火懸掛於石洞中膜拜後離去。
碧山巖石室祖廟值至清乾隆十六年 (1751 年 ) 碧山尖頂山下 ( 今內湖區 ) 一帶,土匪猖獗,結黨成群,聚眾劫舍,擄人勒索,蠻橫無比。某日黃昏,匪徒又在山下聚集,計議行劫,忽見尖頂山頭金光萬道,鋒芒四射,戰鼓齊鳴,宛如萬馬 奔騰。匪眾聞見喪膽,斯時懸掛聖王香火之石塊巨響一聲分裂為三 ( 傳說中塊乃開漳聖王化身,而兩邊石塊即為李、馬兩將軍化身,目前奉祀於寺內後方祖廟內 ) 仍立在原地不動外,週圍散石一直滾落山下匪徒聚集處;匪眾紛紛棄械,鼠竄而逃,此後遂無土匪為非作歹。事後附近居民聞訊,紛至石室膜拜奉祀,自此香火日盛。
嘉慶六年 (1801 年 ) 因鑒及香客日增,石室祖廟無法容納大批香客膜拜,於原址小廟前另建本殿,並雕造鎮殿聖王及李、馬將軍金身。咸豐十一年 (1861 年 ) 第一次修建,後歷經兩次重修;大正三年 (1913 年 ) 第四次重修;民國六十年 (1971 年 ) 第五次重修為目前建築。
地址: 台北市內湖區碧山路24號
自行開車:
1、國號一號:由成功路交流道下,往東湖方向左轉金龍路,續行碧山路即可到達碧山巖。
搭乘大眾運輸:
1、公車:
(1)、搭乘小2、小2(區間車)即可到達碧山巖。
1、國號一號:由成功路交流道下,往東湖方向左轉金龍路,續行碧山路即可到達碧山巖。
搭乘大眾運輸:
1、公車:
(1)、搭乘小2、小2(區間車)即可到達碧山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