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 主祀 玄天上帝
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位於台北縣八里鄉觀音山西北山麓,背依翠綠重 山,面向淡水河出海口之台灣海峽,十三行博物館、台北港及淡水漁人碼頭皆近在眼簾。據山水之秀麗,得天地之靈氣,不僅是進香朝拜的道教聖地,也是尋幽訪勝 的最佳去處。本宮原名「真武宮」,中間歷經「北虛宮」宮號,直到民國九十二年(歲次癸未年五月廿四日)奉 聖諭易名為『龜馬靈山』「紫皇天乙真慶宮」。
本宮創宮於民國六十一年孟春,為開山住持陳育德等昆仲為救治 其母病痛所恭創。設址三重市仁愛街,崇奉 玄天上帝為主神,期間濟世渡眾,聖靈顯赫,沐恩諸方大德難以數計,朝拜信眾與日驟增,香火鼎盛。信眾日增,宮廟 更形狹小,每逢萬壽慶典,人潮擁擠,鑼鼓喧天,造成社區安寧困擾,遂有尋地另建新宮廟堂的計畫。
歲次甲子年(民國七十三年)六月初十聖主垂示:「廟地已顯速予洽購,錯過此時,百年難覓。」,鑑於聖主神蹟顯化,為擴大遷建廣設弘法利生道場;同年十月購妥現有廟地計八.三公頃,始為龜馬山奠定建宮基礎。
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九日「紫皇天乙真慶宮新建工程」第一期工程建築執照申請核准,為龜馬山未來的宏偉宮殿 立下第一樁基石。興建過程中,因建宮經費募集進度不如預期,致使工程進度延宕,經二次向主管機關申請展延工期,建築執照奉准展延至一○○年十月卅一日止, 幸蒙善信大力護持,主殿已於己丑年二月廿三入火安座。興建中的本宮建築群係參考中國北系建築武當山紫霄宮之設計,取其平直線條渾厚樸壯之剛毅,飛簷曲線優 雅飄逸之柔美,為直線與曲線間之結合作出最完美的詮釋,簡樸中不失莊嚴。正殿厝頂琉璃瓦中有主神聖號「玄天上帝」四大字,由二千九百五十塊琉璃瓦排列而 成,遠處眺望清晰可見,此為目前寺廟建築中之創舉,也成為本宮重要特色。至今,業已完成正殿與東西側廂房建築主體,尚有後續計畫需籌措善款,陸續興建。
現今局勢正逢全球動盪變化,經濟蕭條,道德淪喪,價值顛倒,人心惶惶!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幸承玄天上帝旨意,建宮立座於臺北八里,正是盤整世人浮華,注入正道清流,沖淡滾滾紅塵,重拾圓滿人生的新契機。
未來,更期待十方善信大德,發揚道家正道精神,群策群力,共願發心,期能早日完成建設「紫皇天乙真慶宮」萬年之聖業 !讓人們可以體悟力行「心願歸真,道合自然」的如實真諦!
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位於台北縣八里鄉觀音山西北山麓,背依翠綠重 山,面向淡水河出海口之台灣海峽,十三行博物館、台北港及淡水漁人碼頭皆近在眼簾。據山水之秀麗,得天地之靈氣,不僅是進香朝拜的道教聖地,也是尋幽訪勝 的最佳去處。本宮原名「真武宮」,中間歷經「北虛宮」宮號,直到民國九十二年(歲次癸未年五月廿四日)奉 聖諭易名為『龜馬靈山』「紫皇天乙真慶宮」。
本宮創宮於民國六十一年孟春,為開山住持陳育德等昆仲為救治 其母病痛所恭創。設址三重市仁愛街,崇奉 玄天上帝為主神,期間濟世渡眾,聖靈顯赫,沐恩諸方大德難以數計,朝拜信眾與日驟增,香火鼎盛。信眾日增,宮廟 更形狹小,每逢萬壽慶典,人潮擁擠,鑼鼓喧天,造成社區安寧困擾,遂有尋地另建新宮廟堂的計畫。
歲次甲子年(民國七十三年)六月初十聖主垂示:「廟地已顯速予洽購,錯過此時,百年難覓。」,鑑於聖主神蹟顯化,為擴大遷建廣設弘法利生道場;同年十月購妥現有廟地計八.三公頃,始為龜馬山奠定建宮基礎。
民國九十三年四月九日「紫皇天乙真慶宮新建工程」第一期工程建築執照申請核准,為龜馬山未來的宏偉宮殿 立下第一樁基石。興建過程中,因建宮經費募集進度不如預期,致使工程進度延宕,經二次向主管機關申請展延工期,建築執照奉准展延至一○○年十月卅一日止, 幸蒙善信大力護持,主殿已於己丑年二月廿三入火安座。興建中的本宮建築群係參考中國北系建築武當山紫霄宮之設計,取其平直線條渾厚樸壯之剛毅,飛簷曲線優 雅飄逸之柔美,為直線與曲線間之結合作出最完美的詮釋,簡樸中不失莊嚴。正殿厝頂琉璃瓦中有主神聖號「玄天上帝」四大字,由二千九百五十塊琉璃瓦排列而 成,遠處眺望清晰可見,此為目前寺廟建築中之創舉,也成為本宮重要特色。至今,業已完成正殿與東西側廂房建築主體,尚有後續計畫需籌措善款,陸續興建。
現今局勢正逢全球動盪變化,經濟蕭條,道德淪喪,價值顛倒,人心惶惶!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幸承玄天上帝旨意,建宮立座於臺北八里,正是盤整世人浮華,注入正道清流,沖淡滾滾紅塵,重拾圓滿人生的新契機。
未來,更期待十方善信大德,發揚道家正道精神,群策群力,共願發心,期能早日完成建設「紫皇天乙真慶宮」萬年之聖業 !讓人們可以體悟力行「心願歸真,道合自然」的如實真諦!
玄天上帝略傳
玄天上帝係無欲天宮淨樂國的嫡傳太子。淨樂國王因膝下無子,與善勝皇后均憂心社稷託付無人。一日,善勝皇后夢而吞日,感而有孕,其實是玄帝符太陽之精,托胎化生於皇后之腹。
因聖人化胎降生,不染污穢之故。玄帝生而神靈,年及七歲,日夜誦讀經文,三年下來,古籍典冊了然於心,天文地理無所不通。十五歲時,勤務修行,不願只當一 國之君,僅福一國之民,於是立志救護天下蒼生,便捨棄王位,遷居幽谷以煉元真,貞志上感「玉清聖祖紫虛元君」,於是下凡親授無極上道,作為玄帝修行的根 基。
道成之後,紫虛元君又指示玄帝越海東遊,尋訪起自乾兌方位的山峰,入山修行,來到中國境內名山武當山,遵奉師誡,取山名為「太和山」。據傳,玄天上帝抵達 太和山後,即詣拜「妙樂天尊」為師,又獲「豐乾大天帝」贈與「北方黑馳袞角斷魔雄劍」,此即民間俗稱的「七星劍」,是降伏邪道、收斬妖魔的利器。
玄帝在太和山潛心修道,貞志不移,歷經四十二年後,終於默會萬真,大得上道,於黃帝紫雲五十七年歲次甲子九月初九日昇舉金闕,而此後太和山即稱武當山,據 元朝五龍萬壽宮碑記云:「玄武神得其中,改號武當。謂非玄武,不足以當此山也。」
玄帝圓道,昇騰九清後,玉皇上帝敕令其鎮守北方,坐管千里虛空內,立照十方世界中。商朝末年,紂王矯侮上天,心叛正道,日造罪孽,惡毒四橫,於是六天惡魔 趁此時機傾巢而出,造成世間奸邪四起,民風大壞,鬼毒流盛。眾神乃叩請天尊解救天下蒼生,天尊遂敕右侍玉童前往北方召請真武神將下凡降伏邪道,區分人鬼。
玄帝下凡除妖時,三清特賜棋披髮跣足、金甲玄袍、皁纛玄旗,腳踏螣蛇八卦神龜,真武大帝下凡七日,盡施神威,拔濟幽魂,鎖眾鬼於酆都大洞,從此宇宙得以還治清明。玄帝凱旋而歸,面朝金闕,天尊賜尊號「玉虛師相玄天上帝」
又賜聖父母淨樂天君為「明真大帝」,善勝王后為「瓊真上仙」;再封巨蛇為「天關太玄火精命陰將軍赤靈尊神」,蒼龜為「地軸太玄水精育陽將軍黑靈尊神」。
玄天上帝係無欲天宮淨樂國的嫡傳太子。淨樂國王因膝下無子,與善勝皇后均憂心社稷託付無人。一日,善勝皇后夢而吞日,感而有孕,其實是玄帝符太陽之精,托胎化生於皇后之腹。
因聖人化胎降生,不染污穢之故。玄帝生而神靈,年及七歲,日夜誦讀經文,三年下來,古籍典冊了然於心,天文地理無所不通。十五歲時,勤務修行,不願只當一 國之君,僅福一國之民,於是立志救護天下蒼生,便捨棄王位,遷居幽谷以煉元真,貞志上感「玉清聖祖紫虛元君」,於是下凡親授無極上道,作為玄帝修行的根 基。
道成之後,紫虛元君又指示玄帝越海東遊,尋訪起自乾兌方位的山峰,入山修行,來到中國境內名山武當山,遵奉師誡,取山名為「太和山」。據傳,玄天上帝抵達 太和山後,即詣拜「妙樂天尊」為師,又獲「豐乾大天帝」贈與「北方黑馳袞角斷魔雄劍」,此即民間俗稱的「七星劍」,是降伏邪道、收斬妖魔的利器。
玄帝在太和山潛心修道,貞志不移,歷經四十二年後,終於默會萬真,大得上道,於黃帝紫雲五十七年歲次甲子九月初九日昇舉金闕,而此後太和山即稱武當山,據 元朝五龍萬壽宮碑記云:「玄武神得其中,改號武當。謂非玄武,不足以當此山也。」
玄帝圓道,昇騰九清後,玉皇上帝敕令其鎮守北方,坐管千里虛空內,立照十方世界中。商朝末年,紂王矯侮上天,心叛正道,日造罪孽,惡毒四橫,於是六天惡魔 趁此時機傾巢而出,造成世間奸邪四起,民風大壞,鬼毒流盛。眾神乃叩請天尊解救天下蒼生,天尊遂敕右侍玉童前往北方召請真武神將下凡降伏邪道,區分人鬼。
玄帝下凡除妖時,三清特賜棋披髮跣足、金甲玄袍、皁纛玄旗,腳踏螣蛇八卦神龜,真武大帝下凡七日,盡施神威,拔濟幽魂,鎖眾鬼於酆都大洞,從此宇宙得以還治清明。玄帝凱旋而歸,面朝金闕,天尊賜尊號「玉虛師相玄天上帝」
又賜聖父母淨樂天君為「明真大帝」,善勝王后為「瓊真上仙」;再封巨蛇為「天關太玄火精命陰將軍赤靈尊神」,蒼龜為「地軸太玄水精育陽將軍黑靈尊神」。
王母娘娘略傳
王母娘娘,太真西王母,道家女仙之宗。本為九光元女,全稱號為「九靈太妙龜山金母」、又號「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」,後世尊為「瑤池金母」,俗稱「王母娘娘」。
王母父為「元始天尊」,母為「太元聖母」,兄為扶桑大帝「東王公」(號元陽父),七月十八日為「太真西王母」聖誕日。《集仙錄》云:西王母,「九靈太妙龜 山金母」也,乃西華之至妙、洞陰之極尊;生於神州伊川,厥姓侯氏,生而飛翔,為柔順之本,極陰之元,位配西方,母養群品,天上天下,三界十方,女子之登仙 者、或得道者皆歸其管轄。」
《尚書》太傳曰:「堯見西王母」,「舜時,西王母獻白環及玦」,戰國時穆天子傳,亦記述周穆王見西王母事,穆王借王母之瑤池舉行宴會。漢初、淮南子云: 「后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,嫦娥竊以奔月。」司馬相如在〈大人賦〉中(大人即仙人),歌頌西王母,使漢武帝讀後大悅。西王母除擁有不死之藥外,尚擁有仙桃 (蟠桃,又稱王母桃),三千年生一次,服之長生不死。
王母娘娘,太真西王母,道家女仙之宗。本為九光元女,全稱號為「九靈太妙龜山金母」、又號「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」,後世尊為「瑤池金母」,俗稱「王母娘娘」。
王母父為「元始天尊」,母為「太元聖母」,兄為扶桑大帝「東王公」(號元陽父),七月十八日為「太真西王母」聖誕日。《集仙錄》云:西王母,「九靈太妙龜 山金母」也,乃西華之至妙、洞陰之極尊;生於神州伊川,厥姓侯氏,生而飛翔,為柔順之本,極陰之元,位配西方,母養群品,天上天下,三界十方,女子之登仙 者、或得道者皆歸其管轄。」
《尚書》太傳曰:「堯見西王母」,「舜時,西王母獻白環及玦」,戰國時穆天子傳,亦記述周穆王見西王母事,穆王借王母之瑤池舉行宴會。漢初、淮南子云: 「后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,嫦娥竊以奔月。」司馬相如在〈大人賦〉中(大人即仙人),歌頌西王母,使漢武帝讀後大悅。西王母除擁有不死之藥外,尚擁有仙桃 (蟠桃,又稱王母桃),三千年生一次,服之長生不死。
天上聖母略傳
天上聖母又稱天妃、天后、媽祖婆、湄洲媽祖等,媽祖俗姓林名默娘,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人,於宋太祖建隆元年(公元九六○年)歲次庚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降生,滿堂異香飄溢,經時月餘,不聞啼哭,因命名為 「默娘」。
媽祖自幼聰明,過目成誦,喜淨禮佛,孝順父母,友愛兄姊,十六歲時井中得銅符,始屢扶危解厄,備受鄉里景仰,媽祖具有先天佛性,受教育於儒門,得道於道 家,集三教之精神,以慈悲之真理,濟世救人,普渡眾生。其精神之偉大,意義之崇高,故能歷久益盛,引為世人崇拜
迄於宋太宗雍熙四年(公元九八七年)歲次丁亥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登上湄峰,遂升天成道而去,而後即經顯聖,救渡世人,媽祖的偉大精神永在人間。今媽祖廟殿 兩側的「千里眼」和「順風耳」據《封神演義》記載,此二鬼原是具有超凡視力和聽力的兩兄弟,因助紂為虐,被姜子牙打敗,命喪桃花山。然而兩兄弟死後依舊為 非作歹,媽祖用法術將之制伏,使其棄惡從善,成為媽祖拯救苦難的左右手。
當今現代社會中,媽祖信仰之所以能保持鼎盛狀態,乃因媽祖的神性能適應社會條件的變遷,奉為海上的保護神,已有千年之歷史矣,亦為我國沿江沿海人民所崇仰 之守護航海的女神。宋宣和五年以後,歷代皆有皓封,官、民尊敬有加。清康熙五十九年,朝廷正式列為祀典,雍正十一年更通令全國沿海各省一體建廟,春秋祠 祀。其奉祀最盛,廟宇最多之省份,則為臺灣。蓋臺灣所有移民皆航海而至者,故聖母在臺灣地區香火最盛,進而轉化成為各行各業及一般家庭,都可向媽祖祈福的 萬能神。
只要虔誠的膜拜,效法媽祖慈悲濟世的精神,人人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社會一定安和樂利,人人事業順利全家平安。
天上聖母又稱天妃、天后、媽祖婆、湄洲媽祖等,媽祖俗姓林名默娘,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人,於宋太祖建隆元年(公元九六○年)歲次庚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降生,滿堂異香飄溢,經時月餘,不聞啼哭,因命名為 「默娘」。
媽祖自幼聰明,過目成誦,喜淨禮佛,孝順父母,友愛兄姊,十六歲時井中得銅符,始屢扶危解厄,備受鄉里景仰,媽祖具有先天佛性,受教育於儒門,得道於道 家,集三教之精神,以慈悲之真理,濟世救人,普渡眾生。其精神之偉大,意義之崇高,故能歷久益盛,引為世人崇拜
迄於宋太宗雍熙四年(公元九八七年)歲次丁亥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登上湄峰,遂升天成道而去,而後即經顯聖,救渡世人,媽祖的偉大精神永在人間。今媽祖廟殿 兩側的「千里眼」和「順風耳」據《封神演義》記載,此二鬼原是具有超凡視力和聽力的兩兄弟,因助紂為虐,被姜子牙打敗,命喪桃花山。然而兩兄弟死後依舊為 非作歹,媽祖用法術將之制伏,使其棄惡從善,成為媽祖拯救苦難的左右手。
當今現代社會中,媽祖信仰之所以能保持鼎盛狀態,乃因媽祖的神性能適應社會條件的變遷,奉為海上的保護神,已有千年之歷史矣,亦為我國沿江沿海人民所崇仰 之守護航海的女神。宋宣和五年以後,歷代皆有皓封,官、民尊敬有加。清康熙五十九年,朝廷正式列為祀典,雍正十一年更通令全國沿海各省一體建廟,春秋祠 祀。其奉祀最盛,廟宇最多之省份,則為臺灣。蓋臺灣所有移民皆航海而至者,故聖母在臺灣地區香火最盛,進而轉化成為各行各業及一般家庭,都可向媽祖祈福的 萬能神。
只要虔誠的膜拜,效法媽祖慈悲濟世的精神,人人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社會一定安和樂利,人人事業順利全家平安。
文昌帝君略傳
文昌帝君張恩主乃梓潼神所化身,故後人依此緣故尊稱為文昌梓潼帝君。據《清河內傳》所載:文昌帝君恩主是西蜀越巂人,生於西晉末年丁未二月初三日,誕生之 時,一股祥光照亮整個房屋,且五彩雲籠罩整個村莊,鄉民見此異象,皆嘖嘖稱奇,並言此異象係貴人轉世之好兆頭。其父清河張叟,年近六十方得後嗣,心中甚是 欣喜萬分,為此得來不易之子,取名為張亞。
文昌帝君恩主自幼即比同齡孩童成熟,不愛嬉戲,唯熱衷於博覽群書,體會書中聖賢之理。夜間則喜獨居。且每至名山大澤時,言詞中常語帶玄機,暗喻世人行善積 德。有一年,家鄉乾旱成災,民不聊生,村民多次請官吏及道士設壇祈雨皆無所應。文昌帝君恩主不忍見村民陷於困境,想起自己於夢境中,曾任水府判吏一職。是 夜,即於夢中以官函下牒河伯令其降雨,翌日,果然天降甘霖,解除一場危機。 文昌帝君恩主昇遐之後,顯化救人事蹟甚多,故受歷代帝王敕封名號,亦不在少數。相傳,唐玄宗避難四川時,途經七曲山萬里橋,文昌帝君恩主曾顯化救駕, 玄宗為感其恩澤,敕封為「左丞相」。唐僖宗避亂入四川時,途經七曲山親祀 文昌帝君恩主,並加封為「順濟王」。元仁宗延祐三年(西元一三一四年)復又加封 聖號為「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」。
文昌帝君恩主所傳經典,以述說本身經歷、教化人心為主,計有《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應驗經》、《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本願經》、《文昌大洞仙經》、《清河內 傳》(以上載於《正統道藏》之內)、《陰騭文》、《丹桂籍》、《蕉窗聖訓》等。 文昌帝君恩主第七十二次應化張仙大帝,與豁落靈官王天君,同為關聖帝君恩主座前之隨駕神尊,有《文昌應化元皇大道真君說注生延嗣妙應真經》傳世。
文昌帝君張恩主乃梓潼神所化身,故後人依此緣故尊稱為文昌梓潼帝君。據《清河內傳》所載:文昌帝君恩主是西蜀越巂人,生於西晉末年丁未二月初三日,誕生之 時,一股祥光照亮整個房屋,且五彩雲籠罩整個村莊,鄉民見此異象,皆嘖嘖稱奇,並言此異象係貴人轉世之好兆頭。其父清河張叟,年近六十方得後嗣,心中甚是 欣喜萬分,為此得來不易之子,取名為張亞。
文昌帝君恩主自幼即比同齡孩童成熟,不愛嬉戲,唯熱衷於博覽群書,體會書中聖賢之理。夜間則喜獨居。且每至名山大澤時,言詞中常語帶玄機,暗喻世人行善積 德。有一年,家鄉乾旱成災,民不聊生,村民多次請官吏及道士設壇祈雨皆無所應。文昌帝君恩主不忍見村民陷於困境,想起自己於夢境中,曾任水府判吏一職。是 夜,即於夢中以官函下牒河伯令其降雨,翌日,果然天降甘霖,解除一場危機。 文昌帝君恩主昇遐之後,顯化救人事蹟甚多,故受歷代帝王敕封名號,亦不在少數。相傳,唐玄宗避難四川時,途經七曲山萬里橋,文昌帝君恩主曾顯化救駕, 玄宗為感其恩澤,敕封為「左丞相」。唐僖宗避亂入四川時,途經七曲山親祀 文昌帝君恩主,並加封為「順濟王」。元仁宗延祐三年(西元一三一四年)復又加封 聖號為「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」。
文昌帝君恩主所傳經典,以述說本身經歷、教化人心為主,計有《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應驗經》、《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本願經》、《文昌大洞仙經》、《清河內 傳》(以上載於《正統道藏》之內)、《陰騭文》、《丹桂籍》、《蕉窗聖訓》等。 文昌帝君恩主第七十二次應化張仙大帝,與豁落靈官王天君,同為關聖帝君恩主座前之隨駕神尊,有《文昌應化元皇大道真君說注生延嗣妙應真經》傳世。
玉女娘娘略傳
玉女娘娘俗姓林名玉女,世居玉女宮現址,原為出生與長大之府第,受命成道後,宅第改為廟宇,玉體塑裝成金身供奉於玉女宮。緣由清代嘉慶年間,由大陸移居來 台,定居關渡莊之林姓始祖,林鐵公三兄弟以捕魚為生,林鐵公單生一子名善道,娶妻同莊之女黃氏,婚後三年未生育,時引為憂。原本信奉佛教之家,每日清晨夫 妻相隨前往毗鄰之關渡宮天上聖母媽祖階前焚香頂禮,且逢朔望清早沐浴齋戒,雙雙跪倒在媽祖神前,虔誠祈禱庇護,期賜一子相傳林家香火。
果然神恩有感,善有善報,不經多時,黃氏有孕,而於嘉慶二十五年歲次庚辰二月十九日子時,室內芬芳,滿布彩霞之象,正是玉女娘娘誕生了。鄰里聞訊人人稱異 而善道公夫婦欣喜萬分。三歲時葷食及魚肉入口,吃食即吐,著為素食即安,而遠近聞者稱奇。五歲時隨母常往關渡宮參拜,在家亦常閉目靜坐,口中唸唸有詞,問 者即答,默娘姊(即天上聖母)在教授聖道,有時元神出竅與天上聖母遨遊及學習道法,鄰里老幼皆稱譽為神童,善道公夫婦認為此女非凡而親授聖賢經書及針黹家 事。 年十六歲時,道光十五年淡北地方亢旱莊家無水飲用,新莊縣丞,于清瀚,夜夢玉女求雨,隨即派人暗查得知,關渡莊玉女神童與夢境相似,使人迎聘至縣衙設 醮主壇乞雨,果然應驗神童之道法,喜獲甘霖旱象全消,莊民受惠漁農豐收而傳遍神童事蹟。
迨至十八歲時,道光十七年歲次丁酉五月十五日辰時,清早自備香湯沐浴齋戒焚香禪坐,並囑母親將其潔身後盆水,屋內外各半潑地,語畢剎時彩雲密布自其身後湧 出一道虹光,凝聚上升而冒出,玉女娘娘另一法相移向天空徐徐飛昇天闕而去。在場信眾人人目瞪口呆,聞訊圍觀群眾愈來愈多,大家商議鳩資並經善道公全家之同 意,將其玉體塑裝為金身,府第修飾成廟宇供眾膜拜而其母黃氏不知緣由擔心屋內地濕,將盆水屋外潑多,屋內潑少,其後得知,先興外莊後旺莊內,亦添一應驗。
玉女娘娘俗姓林名玉女,世居玉女宮現址,原為出生與長大之府第,受命成道後,宅第改為廟宇,玉體塑裝成金身供奉於玉女宮。緣由清代嘉慶年間,由大陸移居來 台,定居關渡莊之林姓始祖,林鐵公三兄弟以捕魚為生,林鐵公單生一子名善道,娶妻同莊之女黃氏,婚後三年未生育,時引為憂。原本信奉佛教之家,每日清晨夫 妻相隨前往毗鄰之關渡宮天上聖母媽祖階前焚香頂禮,且逢朔望清早沐浴齋戒,雙雙跪倒在媽祖神前,虔誠祈禱庇護,期賜一子相傳林家香火。
果然神恩有感,善有善報,不經多時,黃氏有孕,而於嘉慶二十五年歲次庚辰二月十九日子時,室內芬芳,滿布彩霞之象,正是玉女娘娘誕生了。鄰里聞訊人人稱異 而善道公夫婦欣喜萬分。三歲時葷食及魚肉入口,吃食即吐,著為素食即安,而遠近聞者稱奇。五歲時隨母常往關渡宮參拜,在家亦常閉目靜坐,口中唸唸有詞,問 者即答,默娘姊(即天上聖母)在教授聖道,有時元神出竅與天上聖母遨遊及學習道法,鄰里老幼皆稱譽為神童,善道公夫婦認為此女非凡而親授聖賢經書及針黹家 事。 年十六歲時,道光十五年淡北地方亢旱莊家無水飲用,新莊縣丞,于清瀚,夜夢玉女求雨,隨即派人暗查得知,關渡莊玉女神童與夢境相似,使人迎聘至縣衙設 醮主壇乞雨,果然應驗神童之道法,喜獲甘霖旱象全消,莊民受惠漁農豐收而傳遍神童事蹟。
迨至十八歲時,道光十七年歲次丁酉五月十五日辰時,清早自備香湯沐浴齋戒焚香禪坐,並囑母親將其潔身後盆水,屋內外各半潑地,語畢剎時彩雲密布自其身後湧 出一道虹光,凝聚上升而冒出,玉女娘娘另一法相移向天空徐徐飛昇天闕而去。在場信眾人人目瞪口呆,聞訊圍觀群眾愈來愈多,大家商議鳩資並經善道公全家之同 意,將其玉體塑裝為金身,府第修飾成廟宇供眾膜拜而其母黃氏不知緣由擔心屋內地濕,將盆水屋外潑多,屋內潑少,其後得知,先興外莊後旺莊內,亦添一應驗。
新北市八里區舊城里6鄰中華路2段165巷33號
電話: (02)26101739
交通指南
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路線
1.捷運蘆洲線蘆洲站下車轉搭 公車928
2.捷運蘆洲線三和國中站下車轉搭 公車929
以上路線下車地點:龜馬山站下
3.捷運淡水線關渡站下車轉搭 公車紅22、紅13、632
4.捷運淡水線竹圍站下車轉搭 八里鄉免費社區巴士
5.捷運蘆洲線徐匯中學站(集賢路)下車轉搭 公車927
6.北門往八里公車704
以上路線下車地點:中廣公司站下
電話: (02)26101739
交通指南
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路線
1.捷運蘆洲線蘆洲站下車轉搭 公車928
2.捷運蘆洲線三和國中站下車轉搭 公車929
以上路線下車地點:龜馬山站下
3.捷運淡水線關渡站下車轉搭 公車紅22、紅13、632
4.捷運淡水線竹圍站下車轉搭 八里鄉免費社區巴士
5.捷運蘆洲線徐匯中學站(集賢路)下車轉搭 公車927
6.北門往八里公車704
以上路線下車地點:中廣公司站下